6月20日,山东省国资委联合中船集团北海造船、山东海洋集团开展“党建链动”共建交流活动。
活动期间,在山东省委省直机关工委、省国资委、西海岸新区工委等领导的见证下,北海造船与山东海洋集团共同签署《十艘32.5万吨甲醇双燃料新型矿砂船建造协议》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对于此次合作,北海造船与山东海洋集团表示,双方将深入推进党建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党建链动推动业务联动,以党建赋能促进发展聚能,推动双方在更广阔的领域、更深层次的维度,实现共创价值、共赢未来、共促发展,为打造现代海洋产业发展高地。
据了解,此次新造船项目是北海造船与山东海洋集团就32.5万载重吨甲醇双燃料超大型矿砂船(VLOC)进行的第三次合作。至此,双方就该型船的合作数量增至16艘。
2023年12月,北海造船与山东海洋集团签订4艘GuaibaMax型32.5万吨甲醇双燃料VLOC建造合同,开启双方就该型船的合作之旅,预计2027年交付。2024年9月,双方再次合作建造2艘同规格VLOC,将于2028年交付。
前6艘的单船造价约为1.3亿美元,6艘总值约7.8亿美元。若最新10艘新船以同样的造价订购,16艘船总值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亿元)。
据龙船订单库追踪,加上此次签订的10艘,北海造船目前持有18艘32.5万吨甲醇双燃料VLOC,16艘来自山东海洋集团、2艘来自韦立国际集团。
北海造船GuaibaMax型32.5万载重吨甲醇双燃料VLOC由中船重工船舶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CSDC)自主设计,全长340米,宽62米,入级DNV和CCS。
该型VLOC通过最大化甲醇燃料舱设计,用以充分利用货舱空间,配备脱硫塔和EGR系统,可有效降低有害排放。无论是甲醇模式还是燃油模式,均能达到NOx Tier III排放标准,即使在燃油模式下也完全符合EEDI Phase III的排放要求。与传统燃料相比,甲醇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更少,可减少86.5%的二氧化碳排放、60%的氮氧化物排放和99%的硫氧化物排放。
此外,该型VLOC还配备风力转子、高压岸电、轴带发电机及海水泵/机舱风机变频等多项节能技术,旨在提升船舶运营的能效。


官网显示,山东海洋集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以海洋产业为核心主业的省属大型国有企业。该集团成立于2010年9月,注册资本50亿元人民币,总部设在济南市,目前拥有9家一级权属企业和1支国家级产业投资基金。
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作为青岛船舶工业的发端和“龙头”企业,于2004年6月整体搬迁至青岛海西湾造修船基地。该基地为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三大造船基地的重点项目之一,为国内最大的现代化造修船基地之一。
加拿大pc预测在厂区布局中,东部是配备国内一流造船生产流水线、厂房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的造船分段制造区;西部昂然矗立的4台800吨门式起重机与气势恢弘的50万吨级、30万吨级造船大坞交相辉映,构成整个造船区域。北部是拥有国内最大最长30万吨修船坞、15万吨修船坞和10万吨浮船坞的修船区,同时配置一台500吨门式起重机。东南部是在研发、生产救生设备领域占居世界重要地位的游艇船机区。东北部是建有30万吨级海工建造坞、六联跨钢结构车间、五联跨模块车间、四喷九涂涂装车间和大型总装场地的海工区。
青岛北海造船具有建造各类民用商船和海洋工程及浮式结构的能力,尤其擅长建造超级油轮、大型散装货船、超大型矿砂船、超级FPSO等海洋工程装备。年造船能力300万载重吨,年修船212艘,生产救生艇500艘,海洋平台4座。